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文章内容

黄隽:艺术品市场分析框架与内容

※发布时间:2024-3-4 11:58:55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1月16日,在由中国人民大学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文化经济学术论坛暨文化和旅游企业品牌年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黄隽发表了题为“艺术品市场分析框架与内容”的主题,以下为实录。

  今天我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主题,一是文化经济学发展,二是艺术品市场特征,三是艺术品市场分析框架。

  对文化经济学做了一个简单梳理。文化经济学作为经济思想史的一个专门学科来研究有其独特性。在早期,亚当.斯密、边沁、马歇尔、凯恩斯等不少经济学家都谈到对文化的看法。大家的文化经济学开山鼻祖是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等在1966 年出版的《表演艺术: 经济的困境》。今天我讲两个文化经济学的重要话题。

  第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支持政策。凯恩斯、罗宾斯等经济学家讨论资助艺术问题,构筑文化与关系概貌。欧洲国家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共识。长期以来,不少经济学家为介入文化市场提供或者规范合的论证。主流文献都从不同角度认为应该支持和资助文化行业的发展。

  具体到中国艺术品市场,一是与市场的关系。最近这些年中央、地方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非常重视。很多地方提出的目标都打造全球或者国际全产业链艺术品中心,定位很高,在这个过程中投入也非常大,规划大规模建造艺术家工作室、画廊、博览会、拍卖、保税库等等,引入金融机构、评估机构服务机构等。一些地方没有基于本地文化艺术资源禀赋,缺乏产业基础,的想法与市场基础和动力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一些文化艺术中心最终沦为房地产,成写字楼出租或者出售。怎样能够让投入和最后的产出之间达到比较好的效率,如何因地制宜,激发市场潜力和动力非常重要。

  二是怎么来支持行业发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支持,直接给钱。第二种间接支持。以艺术品为例,从实践来看,文物艺术品的慈善捐赠可以税收抵扣的机制设计,使捐赠人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也可以在税收上得到经济利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剌激了个人和企业对文化机构的捐赠动力。这类税收优惠更为强调市场的动力,一些国家其所激发的民间对文化艺术事业支持远远超过了的直接资助规模,这是市场机制的设计。企业家到一定程度时候必然要面临着社会责任的问题。一方面,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而且艺术品本来也是文化品位的象征。另外一方面,在经济上还有持久的动力,可以抵税或者免税,既有声誉上的价值又有经济上的考量。直接投入建设,还是设计一种市场机制,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介入,这是处理和市场关系中需要考量的。

  第二,文化艺术品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问题。鲍莫尔首次使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对表演艺术进行研究,他关于“成本病”研究被认为是文化经济学一个开山鼻祖或者起点。他发现由于技术的进步,20 世纪生产力快速增长,而表演艺术的生产率却不能借助技术进步而保持同样水平的增长速度。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慢。

  最近这几十年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对整个文化产业包括表演艺术还是有很大的改变。今天一场音乐会可以通过网络全球让观看,包括教育网上优质资源能够地更广。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文化行业劳动生产率和生态。

  文化产业门类特别多,各个门类之间差异非常大。艺术品有很多特征,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产品,这种产品不是刚需,艺术精品具有投资和本身的金融属性。艺术品的稀缺性以及蕴含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2009年到2011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增长最快的时期,艺术品价格涨的特别快,投资收益率高,由此很多对艺术品其实不感兴趣,但是对赚钱感兴趣的投机资金大量涌入。我一直讲一个观点,如果你对艺术品本身没有兴趣的话,只对赚钱感兴趣,不要买艺术品,因为它的流动性不够好,你卖艺术品的时候不一定卖的掉,你又不喜欢它,放在家里看到它不升值你就着急。应该是收藏心态藏购艺术品,卖不卖无所谓,看着它就开心,涨价不涨价都无所谓。

  艺术品的收益已经不能仅仅用赏心悦目或者美来评价。艺术品除了能带来的回报,还是家庭文脉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父母如果喜欢文物艺术品,你的历史、你的文化知识就不会太差,而这样一种家庭耳濡目染的影响其实对孩子非常重要,这是和文脉传承。

  艺术品实际上还有一种炫耀性消费的功能。这里的炫耀性消费不是贬义词,是一种中性词,艺术精品除了具有投资收益回报外,还是拥有者高层次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具有炫耀性消费的效应。最近几年中国私人美术馆包括企业家办的美术馆增长的非常快,建美术馆包括捐赠,虽然《慈善法》有可以抵税,但是落地面临很大困难,缺乏有公信力的评估机构和标准。我觉得艺术品还是一种社交工具,这也是炫耀性消费的一个方面,这些都构成了艺术品的价值。

  其次,艺术品和其他的文化产品不一样,具有财富和金融属性。我给大家分享一篇特别有意思的文章,是一个比利时研究经济史的学者的研究。他研究的是二战时候被占领的法国巴黎,在战争过程中,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都比较低迷,但特别有意思的是他发现艺术品拍卖市场价格指数是往上走的,把小的艺术品和大的艺术品又做了价格指数,发现小艺术品价格指数比大艺术品价格指数还要高。文章的结论是艺术精品是密码货币。艺术精品体积小、价值高、便于携带,但是你会发现的时候很多人收藏艺术精品,艺术精品具有一定的避险功能。

  从全球艺术品市场发展看,2009年中国跃升全球三大艺术品市场,201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市场,从2009年开始,中国艺术品市场和美国、英国并列,稳居全球三大艺术品市场之一。

  最近 50 年,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球艺术品市场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全球艺术品交易重镇由英国发展到美国,再扩展到大中华地区。20 世纪之前,由于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世界艺术中心一直在欧洲伦敦和巴黎。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相比于欧洲,美国总是和历史短暂、没有文化底蕴的形象相连。二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实力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由欧洲转移到美国。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美国和英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高度集中市场结构,占据了全球艺术品市场 80%以上的交易份额。全球艺术品交易重镇都是重要的经济金融中心。经济实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话语权和文化的走出去。

  从中国艺术品市场区域分布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四川发展比较好。从拍卖市场来看,市场集中度非常高,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和英国三个国家,纽约、伦敦、、四个城市占据了全球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其他国家占据的份额加起来不到百分之二十。

  最后,讲一下艺术品市场分析框架。从市场要素的本源出发,构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理论体系,基于数据和现代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和探究中国艺术品市场内在规律和发展模式。在深入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需求和供给以及两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研究解析中国艺术品市场以及产业机制,探讨在条件下艺术品贸易和境内外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联动与相互影响,讨论与艺术品市场的关系。

  具体来说,艺术品市场需求包含消费需求和高净值人群投资需求,例如我们做了艺术品消费、投资收益和资产配置效应的研究。在艺术品市场供给方面,有艺术家、收藏机构、工艺品生产机构等。无论是供给和需求,收入的弹性需要关注。艺术家劳动力市场较为有特点,明星艺术家与一般艺术家收入差距非常大,就平均水平来讲,整个艺术行业平均收入水平不高。要研究艺术家的创作以及限量版作品,包括个性化创作、市场认可等。

  接着是市场交易、市场主体与产业行为。艺术品行业大企业不多,大量的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差。我们做了艺术品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在条件下,全球艺术品市场互动,资金流动。我们发表过一篇论文,研究境内外中国艺术品市场投资收益率以及资金如何互动,以及背后的动力。在此基础上,研究规制和支持补贴,最后是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中国人民大学与市合作共建的重点项目,是人民大学文化领域科研平台和窗口,是依托高校学术资源的文化产业高端专业智库。研究院现有专家库30余位,常驻研究团队10余位,建设并运营“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受科技部、委托承担“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管理办公室”部分工作,承担、文化和旅游部、科技部、国家、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部委政策咨询、标准制定等课题几十项,与全国20余家省市宣传、文化系统合作研究区域文化产业规划、园区规划等课题几十项,每年持续发表在业内具有核心影响力的论文、专著、产业指数、排行榜单等数十项。随着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研究院将继续整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相关研究资源,深化文化产业理论和政策的研究,与各级领导、学者、企业家、投资者一起,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理论支撑和公共服务。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